最近,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的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8个重点省(市)部署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通知》明确了行动目标:通过2年左右时间,重点省(市)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突出进展。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壮大,农村网络零售额稳步增长,城乡数字鸿沟加速弥合,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实现“双增收”,带动全国数字乡村发展迈上新台阶。重点省(市)结合所辖县(市、区)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参与意愿等实际情况,确定纳入专项行动范围的县(市、区)比例。
最近,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办法》共14条,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其中,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办法》明确,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
中国记协于3月13日印发了《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第35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报送通知》。本届评选加大对“短实新”作品的倾斜力度,增加舆论监督作品和时事评论作品的参评数量,鼓励报送参与中宣部上年度组织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文化中国行”、“新春走基层”、“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
3月19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等主要央媒开启专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讲述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月20日,澎湃新闻在短剧频道上线两个月之际,发布精品微短剧“百剧共创”品牌项目,将联合7家微短剧行业伙伴,设立6000万元的启动资金池,也将通过全媒体矩阵投入价值1亿元的宣传资源。项目目标是在三年内孵化100部题材多样、精良制作的微短剧,为行业提供精品标杆。这7家合作伙伴是华策影视、七猫文化传媒、上影文化科技、咪咕数媒、九州文化、听花岛和容量短剧。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江西日报社联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流媒体,策划推出手绘长卷《大国72变》,一起回顾72年来新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共同感悟“中国之治”的巨大魅力。
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湖南日报联合河南日报、山西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湖北日报5家省级党报,共同推出《向报告·中部新答卷》融媒体报道,展示一年来中部6省牢记嘱托、奋勇前行,创新发展、加速崛起的新答卷。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新甘肃客户端、甘肃发布联合北京发布、四川发布、江西发布、山西发布、湖北发布、云南发布、青海发布、新疆发布、西藏发布、海南发布10家政务发布新媒体,共同策划推出“地标里的中国——共绘文化传承新画卷”联动主题报道,以各地地标性建筑为载体,展现中华文化多样性与传承创新成果。通过全国政务发布新媒体大联动,呈现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城市发展等宝贵实践经验,展望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愿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日报联动新疆日报、青海日报、陕西日报,以“空气罐头”为生态符号,彰显西部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从贵州的“竹海罐头”到新疆的“沙漠罐头”,见证着“人竹相依”和“人沙和谐”的生态奇迹;从青海的“江源罐头” 到陕西的“秦岭罐头”,则诉说着“青海蓝”的生态自信和“国家绿肺”的清新活力,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顶端新闻、极目新闻、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潮新闻、封面新闻、新黄河、新福建、潇湘晨报十家主流媒体联动,走进当地机器人企业,推出《中国机器人,集结!》融媒体策划,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各地科技创新动能强劲的高质量发展举措,勾勒中国经济新图景,展现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地处河北的长城新媒体集团联动北京日报、天津津云新媒体等京津冀三地主流媒体,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潮新闻、安徽新媒体集团等苏、浙、皖主流媒体,以及南方+、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共9家省级媒体,推出特别策划《京津冀对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邀请来自三大区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链建设与协作、区域协同机制创新、绿色低碳发展4个主题,推出视频、文字、互动长图等多样态报道10篇,共话三大区域如何发挥各自优势攀“高”向“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冲在前、走在先,共筑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创新实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日报联动新疆日报、青海日报、甘肃日报,策划推出“共筑祖国北方绿色长城”全媒体报道,围绕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全景式呈现各地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攻坚战取得的创新实践和阶段性成效。
为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将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升级改造为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于3月10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优化了现有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系统,集合了执法支撑、综合监管、保护监测等功能。创新主体可以获取质押许可等知识产权运用情况,监测重点产业、共享专利权评价报告及侵权线索,社会公众可通过公共服务门户获取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办理入口,进行基础数据查询。该平台还实现了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专利代理机构审批、专利和商标代理监管等电子化业务办理流程。
3月1日,在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成立两周年之际,《东营日报》全新改版。此次改版,重新梳理了内容架构,以更为敏锐、深邃的视角,紧紧把握时代的前沿动态,精准捕捉东营本地发展的强劲脉搏,深入挖掘东营在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突破、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与鲜活案例;深入挖掘政策背后的意义,关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关键决策,力求为受众展现全面、准确的时政动态,助力受众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城市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关切问题的报道力度,用细腻入微的笔触,将百姓的故事娓娓道来,真切反映受众的心声诉求,积极为受众排忧解难,赋予新闻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与温度。
3月2日,“贵州日报智媒创建启动暨天眼新闻7.0创优版上线”系列活动在贵阳举行。在天眼新闻客户端上线周年之际,贵州日报正式推出天眼新闻7.0创优版,携手两位新朋友——全新接入的AI伙伴DeepSeek和全新上线的品牌IP“政前方”, 汇聚八方智慧与广泛社会资源,正式开启智媒发展新篇。
3月19日,洛阳国际传播中心暨洛阳国际传播联盟在洛阳日报社成立。洛阳国际传播中心由洛阳日报社运营管理,是洛阳市推动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中心将立足洛阳,整合政府、媒体、学术机构及社会资源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传播体系,致力于打造“世界读懂洛阳的窗口”。活动现场,洛阳国际传播联盟宣布成立。
3月17日,浙江卫视首位专业级主持机器人“蓝小天”正式上岗。在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好戏看浙里》节目录制现场,虚拟主持人谷小雨和她的新同事——机器主持人“蓝小天”同台登场,首次实现“数智双主持”的创新场景。 机器主持人“蓝小天”胸前配备了高精度麦克风,头顶加装了视觉识别系统,接入了DeepSeek等多个最新大模型,不仅能通古博今,还能用中英文流利地互动交流。
3月17日,重庆电影集团携手重庆传媒职业学院与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举行共建数字电影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未来,三方将共建“数字电影产业学院”,推动重庆电影产业发展。该学院将以两所高校现有与电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基础,并于今年启动招生。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在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获准注册33亿元中期票据,其中普通中票注册金额20亿元,永续中票注册金额13亿元,注册日期为2025年2月20日。首期拟发行金额5亿元,品种为普通中期票据。经东方金诚综合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评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
3月14日,“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正式揭牌,依托东莞融媒集群,打造常态化学习平台,推进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成推动东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除了赋能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提升生产力外,“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将努力开辟新业务、进军新赛道,积极赋能千行百业,包括政务服务、先进制造、服务业等,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AI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从2025年开始,《澎湃城市报告》开启付费订阅,分为印刷版订阅与客户端订阅两种。《澎湃城市报告》创刊于2022年8月,一年12期,坚持“真问题,深研究”,用“脚力”做调研,用“脑力”想问题,用“笔力”写报告。《澎湃城市报告》坚持第一手调研、深度访谈QY球友会体育新闻、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秉持以人为本,重点关注营商环境、消费文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聚焦上海城市发展,辐射长三角城市群,与全球城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