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12月20-22日,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以“共绘蓝图·新质协同”为主题在上海市青浦区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青浦区人民政府指导,由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浙江省国土QY球友会体育新闻空间规划学会、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上规院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协办。本次学术活动主要分为青年规划师沙龙、规划研讨大会和学术考察三大板块,来自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200余名从事规划管理、编制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业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长三角地区规划建设的发展与未来。
青年规划师沙龙率先于12月20日晚上举办,主题为“数字长三角•赋能新质协同”,旨在探讨数字新技术对长三角“新质协同”的赋能路径。活动通过组织设计竞赛工作营的方式展开,4省市学会共推荐16名队员和4名导师通过交叉组合形成4个参赛队,从生态协同优化、文化协同振兴、设施协同联动、治理协同创新等视角,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和探索。
规划研讨大会于12月21日正式召开,主要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规划实践交流和会标传递仪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开幕式上由伍江主持,上海市青浦区副区长肖辉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张帆致欢迎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林俞先和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前致开幕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通过视频对会议进行了致辞和致贺。
肖辉副区长首先代表青浦区人民政府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认为QY球友会体育新闻规划是发展的先导,是实现空间要素统筹、空间结构优化、空间效率提升等空间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在长三角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期待各位专家贡献更多创新思想和力量,支持青浦在具体实践中创新路径破解题,把制度创新“试验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高产田”。
张帆会长作为本次主办方和协办方的代表对与会嘉宾和规划同仁表示热烈欢迎,认为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希望通过会议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多维度探讨长三角地区规划的新思路、新方法,深入分享各地区最新的探索实践,为今后规划工作带来新的启示和动力。
林俞先副总规划师代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强调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近期长三角地区规划工作的一系列工作成果表示肯定,认为会议以“共绘蓝图,新质协同”为主题恰逢其时,期待与各位同行一起把握时代机遇,全面落实规划领域重大任务,为空间规划事业贡献更多智慧。
前副局长代表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长期以来的关心指导以及长三角三省一市城市规划协会、学会为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工作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聚焦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开展的多项跨行政区域规划实践和上海坚持以“上海2035”总规“一张蓝图”为统领、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的工作创新,期待各位专家、同仁多加关注、多多参与、多出经验、多出成果,共同建设好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这个学术平台,加强交流互鉴,引导推动长三角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走在前列。
开幕式上举行了青年规划师沙龙颁奖仪式。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顾浩、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理事长张鑑、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吴晓勤、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锦屏分别为获得最佳团队奖、最具创意奖、最具创新奖和最具风采奖的青年规划师团队颁奖。
主旨报告阶段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张帆主持。会议特邀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上海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阮青,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尚武,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QY球友会体育新闻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逸,上海市青浦区规划资源局副局长李峥分别作题为《以规划引领和制度创新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思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目标下的跨界地区空间治理路径研究》《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青浦创新发展与规划实践》的主旨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报告认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对于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此过程中,规划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则必不可少。
报告认为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报告总结了长三角实践和成效,认为长三级科技创新四梁八柱子已形成,呈现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涌现,创新平台活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快建立的态势,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巩固提升。一是促进长三角创新城市合作、完善区域创新布局,强化长三角创新策源能力;二是加强跨区域产业协同布局,共同布局未来产业,加快重点产业突破,加快重点产业突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通过跨园区合作、企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模式促进跨区域产业合作;四是做好要素保障和政策协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报告认为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示范和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圈规划治理模式创新两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报告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对规划研究内容的认识,围绕国家战略谋划新发展格局,聚焦区域协同探索高质量的同城化,创新空间治理发挥空间规划的作用。
报告认为作为落实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地区,推动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区域空间协同治理的重要单元,跨界地区堪称“协同治理”第一线,是实现高度同城化发展的核心区域。经过多年的探索,邻沪跨界地区协同已具备一定的协同基础,但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价值、空间、机制等三方面的困境QY球友会体育新闻。通过把握和借鉴跨界区域协同治理的新导向和新方法,研究提出,应迈向区域共同体的目标,聚焦战略转向和模式重构,系统衔接和差异引导,柔性治理和刚性管控,探索更均衡有效的空间协同治理路径。
报告从“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三个方面就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青浦规划创新探索作分享交流。青浦区积极落实国家和示范区要求,一是强化战略赋能,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发力的战略机遇,培育链接对话全球、辐射长三角及更广大内陆的“窗口”和“枢纽”,全方位融入区域一体化协同新格局。二是抓住数创高地,错位发力,面向东西两大扇面,建设数字创新新锚点。三是留住幸福温暖,做好存量语境下的营城留人文章,一城一场景,让江南韵和小镇味共鸣,为示范区贡献青浦力量。
下午的规划实践交流分别由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罗镔和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李锴主持。上半场邀请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陶其中,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陈铭,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院长王海勇分别作题为《合肥市科创产业规划研究》、《浙江省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江苏城市更新特征研究和规划探索》的报告。下半场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数字城市研究院副院长钮心毅,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工程师赵彦,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QY球友会体育新闻、院长薛美根分别作题为《对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思考》、《风景园林层积视野下“沪派江南”水土塑造与蓝绿共生》、《长三角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回顾及研究展望》的报告。
报告回顾了合肥市规划历程,认为合肥市创新能力提升显著、科创领域投入居全国前列、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合肥科创产业体系包含13个重点产业链和“科大硅谷”科创产业平台。合肥科创空间规划重点保障科创要素,把最适宜的空间留给科创发展,规划提出构建“1234”科创产业空间结构,全域构建科创空间、系统布局科创园区,强化科创要素保障、优化产业空间协同,推动科创四链融合、充分激发科创活力。
报告系统回顾了浙江省“千万工程”从1.0版到3.0版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1.0版本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版本与村庄规划统筹,系统开展美丽乡村与全域整治。3.0版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2010年,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第二阶段是2011-2020年,伴随着省里城市化更快速,提出了“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从整洁走向美丽。第三阶段是“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是一个迭代升级的过程,从美丽宜居迈向共同富裕、共富共美,提出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配合未来社区建设,提出乡村 9 大场景标准,同时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也出台相关政策,探索村庄规划管理新方式,推动乡村规划管理工作。
报告指出城市更新作为一项战略,应在宏观上分层分类确定重点方向,“分类实践”制定适宜地区特点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报告基于江苏发展的基底特征,提出江苏城市更新需要关注四个重点方向:园区转型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文化保护传承、滨水空间复兴。报告通过大量规划设计实践,介绍了江苏一些地区在针对政策设计、低效用地再开发、文化保护传承、赋能滨水空间发展等做法,这些有效推动了城市发展转型和存量空间提升。报告认为城市更新的全局性和系统性要求不仅要关注具体项目实施,更要关注在响应地方战略、完善城市结构、系统推进工作中的“规划作为”。报告系统介绍了关于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以南京、苏州、淮安、南通等地的更新专项规划为例,分享了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关于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技术标准的研究成果。
报告认为城市群一张图是CSPON的组成部分,并以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探索为例,提出四点思考:一是需要将城市群一张图建设思路放在规划数字化全面转型背景下认识,城市群一张图是支持城市群空间规划全周期的数字平台。二是支持城市群空间协同中的空间诊断、空间推演,需要以城市群规划的核心议题引领规划技术平台建设。三是提出了基础时空数据库建设是城市群一张图基础性工作;城市群的基础时空数据库最迫切的是社会经济活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与空间对应是另一个难点。四是提出了需要探索建立城市群一张图研究版,以研究版推动城市群空间规划研究,尤其是推动城市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报告认为“沪派江南”是上海市特色村落保护传承计划的重要概念,展现出有别于大众认知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与自然人文特色。报告从风景园林层积视角切入,聚焦上海城乡山水形胜枢机、蓝绿生态修复与遗产保护活化等领域,结合研究成果与相关个案探讨“沪派江南”水土塑造与蓝绿共生过程中追求“与古为新”的实现路径,为提升文化自信,促进和谐共生,助力高品质特色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报告首先从客货运输量变化、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体系建设发展的角度,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总体概况。其次系统梳理了交通领域在完善体制机制、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客货运输服务、推动智慧绿色发展等方面,有力推动长三角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成绩与实践案例。报告还介绍了交通规划设计单位和研究机构在发挥智囊和技术支撑作用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特别是依托由国家部委下属单位及三省一市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研究中心”,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交通规划、跨省交通规划对接、上海大都市圈交通规划等项目以及前瞻性合作课题研究方面得到的代表性成果。展望未来,报告指出,交通研究应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的提高,从“拓、深、延、新”四个方面探讨了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会议最后举行了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会标传递仪式。本次主办方代表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锦屏致感谢辞,并与下届主办方代表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前虎进行会标交接。
12月22日,与会专家和参会人员前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展示馆、示范区水乡客厅、西岑科创中心展示馆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了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青浦地区的规划发展建设情况。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行业动态 穿透全球化的“边界”:2024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