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展览与传媒中心特收集整理出2023年四季度通用机械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合同签约、项目开工、工程建设等政策与市场信息,看看通用机械行业将享受哪些政策红利,看通用机械行业有哪些市场机遇!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国务院近日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这是继2013年“大气十条”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层面的保卫蓝天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要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开展区域协同治理,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8条工作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
11月7日,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印发《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资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持续提升。
商务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提到,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技术溢出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鼓励地方利用现有资金政策,进一步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到2030年,国家层面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基本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全面建立,碳标识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主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炼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55%左右,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技术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30%。“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遴选工作。
遴选工作将按照自愿参与原则由企业申请,原则上每个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数量不超过5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确保实现任务目标,《实施意见》从强化源头节水增效、加强污水处理节能降碳、推进污泥处理节能降碳等三方面明确了具体举措,并提出强化标准引导、加强科技支撑、完善激励政策、建设绿色低碳标杆厂等支持政策。
12月20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取得积极进展,企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产品高端化取得明显进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工作,将面向重点行业领域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建设需求,聚焦产品数字化设计解决方案、工艺智能化设计解决方案等21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攻关方向,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自主可控供给能力的优势单位,推进工艺、装备、软件、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突破一批先进适用、可大规模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升专业化、标准化的智能制造集成服务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6日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首批在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具体来看,《方案》重点部署了5方面试点建设内容。确定试点任务方面,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根据国家和所在地区“双碳”工作部署,谋划提出能源、产业、节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任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锅炉生产制造、建设运行、回收利用等环节作出全链条系统安排。《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较2021年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到2030年,工业锅炉产品热效率较2021年提高3个百分点,平均运行热效率进一步提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力量得到加强,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与质效明显提升、示范效应明显增强,市、县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稳步扩大、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横向连通、纵向贯通、便利共享、泛在可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办的服务企业模式逐步形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引导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提到,企业每年研发费用应不低于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3%。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独立或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
12月29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金七门核电项目1、2号机组与太平岭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核准的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国内华龙一号已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截止目前,我国今年累计核准核电机组已达10台。
12月6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集聚了设计研发、工程建设、设备制造、生产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500余家单位,先后攻克多项世界级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超90%。
国家管网集团12月2日发布消息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四周年累计输气量突破500亿立方米,其中今年已累计输气超20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中俄东线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全长511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12月16日发布消息称,由中国煤科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万标准立方米/天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在窑街煤电集团甘肃科贝德煤与煤层气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9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该装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含氦煤层气提氦成套工艺及其工程化技术。
10月11日,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在湖北宜昌顺利完成首航。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对加快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示范意义。“三峡氢舟1”号总长49.9米、型宽10.4米、型深3.2米,乘客定额80人,主要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最高航速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交付后用于三峡库区及三峡和葛洲坝两坝间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引大济湟工程实现全线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的引大济湟工程北干渠、西干渠先后成功通水,标志着引大济湟工程六大子项目经过27年建设实现全线通水。引大济湟工程由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二期工程及西干渠工程组成,总投资146.34亿元。工程干支渠总长达1143公里,连通5座重要水库、272个隧洞、290 个渡槽、117个倒虹吸和100万亩田间配套工程。
11月13日消息,国家管网组织开展的国内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放喷射火试验与封闭空间泄漏燃爆试验日前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掺氢泄放燃爆验证试验的空白,为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掺氢输送技术自主可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12月28日,全球规模最大的60万吨/年乙醇生产装置启动试生产,产出合格无水乙醇,项目将助力保障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该装置依托大连化物所和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共同开发的自主技术,由淮北矿业集团碳鑫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其主要原料为甲醇,来源于焦炉煤气,进一步转化为乙醇,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附加值,还为钢铁与石化行业低碳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
12月10日,由水电三局承建的世界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实现国内首台变速机组并网。丰宁抽蓄电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紧邻京津冀负荷中心和冀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电站安装12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规模360万千瓦,其中11号、12号机为可逆式变速机组。2023年3月15日,国内首台变速机组(12号机组)定子吊装完成,2023年7月4日,国内首台变速机组(12号机组)转子顺利吊装。
近期,“玲龙一号”全球首堆主泵(反应堆冷却剂泵)泵组试验顺利启动。在此之前,“玲龙一号”首台主泵电机已顺利完成空载试验、超速试验、堵转试验等7项冷态试验项目。“玲龙一号”采用四环路设计,环路总共设置4台主泵,负责驱动冷却剂在一回路内循环,将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以此推动汽轮机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做功产生电能。
12月8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在广西南宁建成并成功试投产。该一体站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每天能产出5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制氢规模为同类型最大,可满足40多辆氢燃料车用氢需求。
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发国内首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青岛投产,这也是国内容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它的投产大幅提升了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国内首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位于山东青岛市,直径达100.6米,高55米,罐内空间可停放一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是目前国内容积最大、建设速度最快、首座完工的超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
11月9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套4000吨/年CHP(过氧化氢异丙苯)法制环氧丁烷装置在中国石化燕山石化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的高纯度环氧丁烷产品。这是全球首套采用CHP法制备环氧丁烷的装置,采用的是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技术,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石化在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版图,投产后将大幅提升环氧丁烷的国产化替代率,为我国环氧丁烷下游产业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拓宽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12月28日,中国首个万吨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示范项目40万千瓦光伏绿电成功并网。该项目将太阳能与氢能两大清洁能源高效深度耦合,利用太阳能产出的绿电,将水通过水电解装置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通过探索无污染、零排放的绿电制氢新模式来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并网存在的电力消纳这一核心问题。
11月12日18时48分,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冷却塔环基最后一仓顺利浇筑完成。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规划建设2台C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在国内首个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核能领域首次开发使用超大型冷却塔,每台机组配置一座逆流式自然通风高位集水塔。
日前,由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全球最大“绿氢+”煤制烯烃项目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五台主厂房全部封顶。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一期投资478亿元,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300万吨/年,建设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工程,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从三峡集团获悉,位于甘肃省瓜州县的全球首个“双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东西双塔近日全面封顶。预计今年10月底,该项目将完成全部风电、光伏施工并具备并网条件,2024年6月完成光热项目主体建设并实现并网。项目的建成将推动光热发电与光伏、风力发电互补调节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模式发展,探索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新模式。
12月23日,由中国宝武建设的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广东湛江成功点火投产,这是国内最大的采用多气源并最终实现全氢工业化生产直接还原铁的竖炉。此次点火投产的百万吨级氢基竖炉于2022年2月15日开工建设,主要设施包括竖炉本体、竖炉装料卸料系统、产品冷却系统、气体回路系统、原料输入和成品输出系统,以及配套的球团供应系统、能源公辅系统和信息化系统,并首次应用了自主研发的耐火材料与国内输送高度最高的112米垂直胶带机等设备。
12月15日,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线顺利贯通,一次开车成功。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己内酰胺绿色成套新技术建设,这是该技术首次实现工业化应用,标志着全球单套产能最大、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研发基地建成投产。项目采用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的己内酰胺绿色成套新技术建设,按照“5G智慧工厂”标准建设,设备国产化率99.9%,中央控制系统全部实现国产化。
12月18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成套供货的我国首个M701J型燃气轮机项目广发珠江项目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考核,标志着项目全面投入商业运行,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同期建设的项目中率先实现全面投产的项目。珠江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广州市“十四五”时期能源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机组国产化率达到65%。
10月15日,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田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气田全面建成投产 ,标志着塔里木盆地新的万亿方大气区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西气东输安全平稳供气再添新保障。博孜大北气田位于新疆天山南麓,是国家级重点工程。气田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位于拜城、温宿两县。气田全面完成地面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天然气稳定供应和应急调峰。
10月23日下午,太平岭核电一期工程2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由2号机组临时龙门架区域+0m吊运至+17.5m重载运输车,标志着2号机组SG安装工作正式全面展开球友会app,为华龙工程高质量建设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一二回路的枢纽,作为热交换设备,是将一回路冷却剂中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以产生饱和蒸汽,供给二回路的动力装置,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核电之肺”。
11月15日,国家重点能源项目,我国最北端核电站中核集团徐大堡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工程开工,标志着该机组正式进入了土建施工期。中核集团徐大堡核电站1号机组,装机容量1291兆瓦,电站设计运行寿命60年。机组采用三代技术的国产化压水堆机型,安全系统完全满足我国安全法规标准要求。单台机组建设总工期为5年,1号机组预计于2028年投产发电。
12月9日,我国最大商业地下石油储备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投用后,将实现进口原油的快速存储、加工消化和周转,为我国油气资源稳定供应提供保障。位于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大榭商储项目,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包括300万立方米地下原油洞罐,以及地面原油储运和配套设施。
10月16日,从广西财政厅获悉,广西下达2023年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6.86亿元,同比增长57.33%,重点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本次下达的中央基建投资,计划支持11个市、11个县的30个更新改造项目,用于更新改造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和设施。
10月18日,由宁夏煤业公司煤制油化工工程建设指挥部承担项目建设管理的宁夏煤业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宁东基地碳捕集一期工程桩基工程在宁夏煤业公司甲醇分公司厂区正式开工,设计工程桩48根,计划10月底完成,为CCUS项目后续土建施工奠定基础。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10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第四批共37个重点电力项目集中开工。该批项目总投资1260亿元,分布在宁夏、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15个省区,涉及国家能源集团所属16家子分公司,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上光伏、先进燃机和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其中,新能源项目27个,装机容量1307万千瓦,清洁能源投资占比超过60%。
日前,总投资47亿元的内蒙古能源阿鲁科尔沁百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核准的第三批国家级新能源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项目,预计2024年底前全容量并网投运。阿鲁科尔沁百万千瓦风储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大的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电机组,同时采用140米高的混塔(混合塔架)技术,设计采用智能化的控制平台,是国内智慧化水平较高的一个项目。
11月11日,我国在建最大水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金沙江旭龙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该项目由前期准备工程阶段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旭龙水电站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巴塘县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境内,是国家“十四五”期间核准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于2022年6月7日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电站总装机24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5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294亿元。
12月29日,漳州LNG项目一期二阶段3号储罐成功升顶。这比原目标计划提前27天完成,标志着3号储罐工程顺利完成了从土建施工到安装施工的过渡。此次气顶升作业成功运用了储罐拱顶气顶升数字化监测及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IOT、BIM、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大型储罐拱顶气顶升过程中拱顶上升高度、水平度、速度、剩余到顶时间、罐内压力、风机电流电压、阀门状态等数据的精确监测与可视化,并能自动计算拱顶运行状态平稳性,实现了对储罐顶升过程中进风量的远程精准控制,提高了储罐拱顶气顶升作业的安全性,确保拱顶的顶升作业安全可控。
10月16日,我国首个深水高压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首口开发井作业顺利完成,测试日产天然气超100万立方米,日产凝析油超230立方米,产能远超设计预期,有效印证了我国自主建立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全套技术在实践运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推动国内深水复杂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2月11日,广西LNG二期二阶段项目TK-06储罐穹顶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本项目两座储罐外罐主体结构全部完成。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建成投产后,北海LNG接收站储存能力将由64万立方米增至104万立方米,以广西北海为中心,辐射湘、粤、滇、黔、桂五省区。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联合研究开展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项目日前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我国首个燃煤电厂万吨级低压低能耗吸附碳捕集项目。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示范项目通过材料开发与工艺设计两方面创新,预期将捕集工段能耗降低至2.0吉焦/吨二氧化碳以下,有望为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更加经济可行的技术选择。
12月10日10时整,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16万方T5301丁烷储罐升顶圆满完成。这是该项目继10月25日T5210丙烯储罐、11月28日T5110乙烯储罐成功升顶后完成的又一里程碑节点。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是中国化工领域首个外商独资大型石化一体化项目,也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该项目将于2030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体化基地。
12月28日,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102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华南地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全部开挖完成,这标志着该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进入机电安装的新阶段。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心脏”,厂房下一步将安装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等关键设备,布置水、油、气、通风、消防等多个系统。
12月13日,玛尔挡水电站首台330kV电力变压器安装完成,标志着玛尔挡水电站已进入电气设备安装的关键性阶段,为顺利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奠定了基础。玛尔挡水电站主变洞共设置13台容量为210兆伏安的单相变压器和1台容量为140兆伏安的三相变压器,此次就位的主变压器尺寸长5.6米、宽3.4米、高4.05米,重量为119.55吨。
12月13日上午,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化工低温罐区开工建设,该套储罐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规模的乙烯低温罐。该项目由寰球工程公司总设计,寰球工程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联合EPC总承包,计划于2025年2月28日实现中交。
和静县抽水蓄能电站与滚哈布奇勒水电站开工仪式日前举行。这标志着全国首个抽水蓄能与常规水电一体化开发运营的水电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序幕。新疆和静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是新疆规划装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滚哈布奇勒水电站是新疆开都河中游河段水电“两库七级”开发方案中的第四级电站,装机25.7万千瓦。
11月25日14时18分,廉江核电1号机组CA20模块吊装就位,顺利实现1号机组开工后又一个关键里程碑节点,正式拉开了1号核岛安装工作序幕。CA20结构模块位于核岛辅助厂房5、6区,结构模块整体呈长方体型,外形尺寸约为20.6m×14.2m×21m,模块总重893吨,起吊总重约为1049吨。
11月20日,三峡集团浙江松阳抽水蓄能电站通风兼安全洞全线贯通,地下厂房启动开挖,标志着电站主体工程进入全面施工。松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与竹源乡境内,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松阳抽水蓄能电站共安装4台3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设计年均发电量14亿千瓦时,抽水电量19亿千瓦时。
11月22日,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大唐多伦煤化工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17.5万千瓦项目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正式开工。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中大型风光离网制氢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项目,项目投产后,年制氢量可达7059万立方米,通过以“绿氢”代替“灰氢”;大唐多伦煤化工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17.5万千瓦项目选用28台单机容量6.25兆瓦发电机组,配备15%-4小时储能。
11月17日,福建古雷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地管、道路、雨排、强夯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个实体工程正式开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正式落地将推动古雷石化产业发展,使古雷石化基地走上新的台阶。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预计建设150万吨乙烯装置、60万吨mLLDPE/HDPE装置、40万吨HDPE(双乙烯峰)装置、40万吨聚丙烯(抗冲)装置和55万吨聚丙烯(均聚/无规)装置。
香港首座面向公众的加氢站中国石化香港凹头加氢站11月20日在新界元朗举行动工仪式,预计于2024年第二季度建成并投入使用,揭开香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篇章。据介绍,该站建成后,将成为香港首座集“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的综合加能站,每日加氢能力达1000公斤,可为公共巴士、食环车辆、私家车等提供全天候加氢服务。
11月2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成功封顶,它的完工一举刷新了高度和重量两项亚洲纪录。“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建成后,其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将成为亚洲最高的海上油气生产平台,应用于距离香港东南约220公里、水深约325米的海域,实现亿吨级深水老油田流花11-1/4-1油田的二次开发。
12月10日,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暨万吨级绿色航煤示范项目在讷河市拉哈生物技术与化学制药产业园启动。由国家电投集团黑龙江公司主导建设的“氢绿龙江”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项目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方式建设。从具体建设内容来看,该项目总投资420亿元,占地面积162.9公顷,规划建设350万千瓦离网风电,配套16.4万吨/年制氢系统,可实现年产40万吨绿色航煤和40万吨绿色甲醇。
10月10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资建设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集成)示范项目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开工,建成后将有效填补中国国内高原高海拔地区大型空气压缩储能的技术空白。海西州乌兰县新建储气罐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集成)示范项目总投资59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包括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3万千瓦/12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9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
12月6日从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获悉,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油工程青岛高新装备制造基地完成主体建造,标志着中国全类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设计建造技术实现高水平自主化。
近日,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吉林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96亿元,规划年产绿氢11万吨,绿氨/醇60万吨,配套建设电解槽装备制造生产线、综合加能站,设立氢能研究院,基本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氢能化工、氢能装备全产业链条。项目采用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匹配技术、多稳态柔性合成氨技术、CO2+H2制绿色甲醇技术、零碳排放集中供热技术等多项全球领先技术,可做到“荷随源动”,实现新能源电力与化工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和高附加值转化。
日前,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连中两标,揽获中国能建集团甘肃酒泉300MW压缩空气储能透平发电设备订单和山东泰安350MW压缩空气储能透平设备订单。酒泉项目是全球首次采用人工硐室作为储气系统的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采用全球首创低熔点熔融盐高温绝热压缩技术,开创了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绿色、零碳、高效、经济、应用场景灵活的新路线、新方案;泰安项目是全球最大规模的35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全球第一、转换效率全球第一、储能规模全球第一,其系统综合转换效率可达70%以上,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创新示范的新里程碑。
12月20日,中国石化西南供氢中心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燃料电池供氢加氢项目在重庆正式投运。项目集氢气提纯、加氢为一体,川维化工公司在厂区内新建氢气纯化装置,通过500米的管道输送到重庆石油长寿经开区综合能源母站。母站可通过充装长管拖车进行“批发”,也可通过一墙之隔的加氢站对终端用户零售,实现了“氢-站-车”一体化应用场景。
12月19日13时48分,历时3小时21分,1号机组核岛安全壳底封头一次精准就位,这是一期工程吊装就位的首个核级大型模块。钢制安全壳由底封头、筒体一环、筒体二环、筒体三环、顶封头五大模块组成,是核岛反应堆厂房的第三道安全屏障。底封头是钢制安全壳的基底,内直径39.624米,高11.429米,由64张弧形钢板组焊而成,总起吊重量约850吨,包含支撑短柱、栓钉、附板、贯穿件等物项,就位于核岛反应堆厂房底部中心。
10月31日12点17分30秒,随着一回路压力稳定在22.3Mpa平台10分钟后查漏完成,一回路压力稳定无泄漏,华龙一号批量化示范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一回路水压试验圆满成功。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它的圆满完成意味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检验了相关设备管线的安装质量,标志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由安装全面进入调试阶段,同时也为漳州核电1号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月1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峨眉”号较合同期提前9个半月命名交付,不仅创下了一年交付6艘LNG船的新纪录。沪东中华全年完工交船累计17艘,为年度计划的106%。中高端船型占比达到90%以上,产品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升级版23000TEU(标准箱)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全球首创13000TEU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等一批新船型正在紧锣密鼓有序建造之中。特别是LNG运输船同时在建达到15艘。
俄气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和中国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PipeChina)签署协议规范三方在设计和建设横跨乌苏里河的天然气管道跨界段问题上的协同动作。该协议规范了三方在俄罗斯达尔涅列琴斯克市和中国虎林市区域横跨乌苏里江的天然气管道跨界段的工程设计和建设问题上的协同动作,该管道是俄罗斯通过“远东”路线向中国供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月23日,在第七届沙特未来投资倡议峰会期间,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在沙特阿拉伯达兰签署“延布炼厂+”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延布炼厂+”项目为液体原料转化成化工产品的大型石化项目,包括新建180万吨/年乙烯裂解及下游衍生物等装置,将与中国在沙最大的投资项目。延布炼厂位于沙特西部延布市工业区,由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按照37.5%:62.5%股比合资建设,于2016年1月成功投入商业运营。
当地时间10月20日上午,中国化学国际工程公司与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炼化公司签署洛比托炼油厂项目EPC合同,标志着安哥拉最大炼化项目正式启动,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又一重要成果。洛比托炼油厂项目是安哥拉最大的炼化项目,项目规模为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总投资约60亿美元,是安哥拉国家重点战略项目,对于保障安哥拉能源安全、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月4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二期(NFS)一体化合作协议,包括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和上游参股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300万吨LNG,并向中国石化转让其合资公司5%股权(折合NFS项目1.875%股权)。
10月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与哈国油管委会主席米尔扎卡里耶夫签署关于哈萨克斯坦聚乙烯项目公司的入股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中国石化将从哈国油及其他合作伙伴手中获得30%股权,以参与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聚乙烯项目。预计股权交割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项目目前处于扩展基础设计(EBD)阶段,预计股东方将于2024年内完成项目最终的投资决策。
当地时间11月28日,中国电建所属中国水电(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士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马来西亚霹雳州漂浮光伏发电制绿氢及储氢一体化项目EPC总承包合同。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主要工作内容为漂浮光伏、制氢单元、储氢单元的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建成后将成为马来西亚首个大规模利用漂浮光伏发电的绿氢生产项目。
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成功中标卡塔尔乙烯基公司年产35万吨聚氯乙烯装置除盐水项目,成功打开卡塔尔水处理市场。据悉,卡塔尔乙烯基公司年产35万吨聚氯乙烯装置,是卡塔尔国家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聚氯乙烯项目,具有当地产业升级的典型示范意义,项目预计于2025年完工。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即全球首个“碳关税”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从现在到2025年为过渡期,从2026年至2034年间逐步全面实施。按照新规,欧盟将对从境外进口的钢铁、铝、水泥和化肥额外征税。欧盟进口商现在开始必须报告相关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26年1月1日起,进口商必须购买排放证书,其价格基于在欧盟境内生产这些商品时所需支付的碳价来制定。
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电网行动计划》,拟投入5840亿欧元,用于检修、改善和升级欧洲电网及其相关设施。初步预计,该计划将在18个月内实施。欧盟委员会表示,欧洲电网正面临新的重大挑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全面整修势在必行。《电网行动计划》主要聚焦电网升级,特别是跨境电网的升级,使其可以更好整合不同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满足更多清洁电力入网需求。
欧盟理事会12月7日发表声明说,已就《净零工业法案》草案达成一致立场,该法案旨在加速欧盟迈向碳中和所需关键技术的工业部署,增强欧洲经济的弹性和竞争力。与欧盟委员会的提案相比,欧盟理事会的立场文件将战略净零技术清单从8项增加到10项,增加了核燃料和可持续性替代燃料。该立场文件还扩大了非战略性净零技术清单,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等包含在内。
近日,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宣布了一套支持先进核能系统部署的金融工具,以帮助实现净零目标。EXIM还宣布计划通过“札幌五国合作计划”(five-nation Sapporo 5 collaboration)在铀浓缩和转换方面动员超过42亿美元的投资。美国国务院表示,EXIM金融工具旨在支持小型堆部署,帮助美国出口商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并将帮助潜在客户获得大规模、灵活的融资,以将项目变为现实。
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和迪拜水电局近日开展合作,在迪拜世博城开设中东首个绿氢燃料站“未来服务站”。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赛义夫法拉西在揭幕仪式上表示,氢能产业在迪拜迈向绿色经济进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阿联酋政府不久前正式发布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到2031年使该国绿氢产能达到每年50万吨、蓝氢产能达到每年40万吨。当前,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海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加快培育氢能产业,为实现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探索路径。
当地时间12月18日,英国政府正式宣布将自2027年起实施英国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下称CBAM)。初步涵盖的产品大类包括铝、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氢气、钢铁。
欧盟委员会网站10月24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当天提出了一项欧洲风电行动计划,旨在加强欧盟风能供应链,推动能源转型。该计划将从加快风电项目的审批部署、增加融资支持等六个领域采取行动。推动欧盟在2030年前安装超过500吉瓦的风能,并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42.5%的目标。
12月16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在15年内投入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用来推动氢能源的普及。截止到11月,日本共有161个加氢站,其中大约三分之一集中在首都圈地区。目前,加氢站每公斤氢的价格是1200日元(约合人民币60元左右)。据日本媒体报道,投入资金将用于补贴氢能与其他燃料之间,由于生产成本等因素产生的价格差。
法国议会10月11日通过“绿色产业法案”,旨在加快实现该国的再工业化,促进生态转型,同时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工业的挑战。法国参议院当天发布公告说,该法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快在法国建立符合生态转型目标的工厂,并促进相关融资 。法案提出改革环境许可审查和公众咨询程序,以加快行政审批,并为“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工业项目”设立特殊程序以加快其实施。
当地时间12月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期间,阿联酋和沙特两国联合发起《石油和天然气脱碳》,旨在加速气候行动,对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施以更大影响。占全球石油产量超四成的50家能源公司共同签署了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主席苏尔坦贾比尔表示,该的发起只是第一步,许多国家石油公司首次接受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我们需要整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一起,完成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目标。
英国和德国建立了新的伙伴关系,以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两国带来长期的能源安全。该协议将为能源和气候领域的合作提供蓝图,同时消除可再生能源的监管障碍,特别是北海的海上风电互联。该协议由英国能源安全大臣克莱尔库蒂尼奥和德国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签署,设想了对净零排放和能源转型的共同承诺。它旨在加强和促进区域和全球层面的能源安全,包括关于冬季准备以及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安全的讨论。它还寻求在工业和建筑规模上分享有关热脱碳、能源效率以及净零政策和战略的最佳实践。
美国能源部近日宣布将斥资7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七个大型区域性清洁氢能中心(H2Hub)建设,目的是加速推进清洁氢商业部署,其中两个中心将利用核能生产清洁氢。这两个核能制氢中心包括:中大西洋清洁氢中心(MACH2),覆盖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州和新泽西州,计划采用电解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生产清洁氢;中西部清洁氢联盟(MachH2),覆盖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密歇根州,计划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等制氢。
11月28日,法国电力集团(EDF)首席执行官吕克雷蒙(Luc Remont)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核能工业博览会(WNE)上讲线多年未建成新核电机组,导致法国正丧失大规模建设核电项目的能力。政府必须重振核工业,来应对未来新建14台核电机组的挑战。
俄罗斯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公司总经理伊戈尔萨福诺夫向俄气企业杂志表示,鉴于公司对向东方供货的兴趣增加,俄气将为在俄远东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扩大勘探区域。俄罗斯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公司经营着俄罗斯23个地下储气库,这些储气库冬季可保障超过40%的俄气供气量。从地下储气库供气不受季节变化和气温波动制约。
近日,阿曼苏丹国能源与矿产部、Hydrogen Oman (Hydrom) 与阿姆斯特丹港、Zenith Energy Terminals 以及 GasLog 签署了一份联合研究协议 (JSA),将合作开发一条将阿曼苏丹国生产的绿氢推向市场的液氢路线。该协议将对在阿曼苏丹国建设的开放式氢气液化、储存和出口设施的需求进行详细评估,同时将提供 GasLog 目前正在研制的专用船用于液氢运输。
根据印度电力部的预测,到2024年,该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将增长83%以上,达到约165亿美元。这将促进印度到2030年实现500GW可再生能源的宏伟目标,同时也承诺将化石燃料的发电份额减少到50%以下。印度电力部、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长R K Singh一直强调,到2030年,印度的非化石燃料发电份额将达到65%,将会大幅超过50%的目标。
上一篇: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下一篇:新疆管输行业首个“零碳工厂”诞生、多个项目中标签约,通用机械上周大事件回顾!
广西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分配到南宁红狮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柳钢炼铁厂高炉矿槽超低排放治理改造工程,柳州市大气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来源解析研究与应用分析项目,桂林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垂直扩散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桂林菲尔特钢结构有限公司VOCs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中煤防城港电力有限公司煤场防尘治理升级改造项目等36个项目。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邮箱:关于球友qyh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