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全省登球友会体育app免费下载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近1.9万处,不同程度正威胁着92.6万人生命和800余亿元财产安全。
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首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法规——《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实施。4月9日,记者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条例共8章65条,从防治规划、监测预防、综合治理、避险搬迁、应急处置、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提高四川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能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的地灾防治立法提供参考借鉴。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针对四川复杂的地质环境设计了多项特色内容。省人大成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钟波解读道,条例明确了“省市县乡村组点”七级责任,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专业支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
钟波还提到四川首次将地质灾害风险区动态调查纳入条例,明确风险区管理要求,将隐患风险纳入规划管控,强化成果运用。此外,条例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市场主体监管,创新将信用监管制度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监管。
条例“搬治结合”,单列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章节,将我省避险搬迁实践经验上升为法规规定,全链条细化避险搬迁工作流程,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
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一环球友会体育中心,是群众避险转移的“发令枪”“指挥棒”。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介绍,条例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预警的制作发布主体、程序,规范预警联合调度机制,强化响应处置闭环管理要求。
谢安军分享四个方面举措抓好条例落实。规范预警制作发布,省自然资源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年度趋势预测、等级预报、短临预警、专业预警等制作,明确预警响应措施,按规定及时向相关防灾单位、防灾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布,督促提醒落实预警响应。
同时,强化预警联合调度。省自然资源厅将持续联合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开展汛期预警联合会商、联合发布、联合调度、联合值班等工作,加强部门协同,形成防灾合力。
督促预警响应闭环。预警信息发布后,省自然资源厅将督促指导市县政府履行防灾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做好本行政区、本系统的预警响应核实验证球友会体育中心,坚决做好有预警、有响应、有行动、有反馈,确保预警响应措施落实,做到早转尽转、真转实转。
提升精细化预警能力。省自然资源厅将认真抓好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三年行动球友会体育app免费下载计划实施,以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警能力提升等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在气象雷达、测雨雷达等建设覆盖支持基础上,通过实时获取高精度降雨数据,着力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更好回应和解决基层防灾减灾中难点堵点问题。
在应急处置中,地灾转移安置是基层实施的难点。为进一步保障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民有效转移安置,条例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接到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避险转移工作,主动转移到安全地带。地质灾害危害未得到控制或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董绍棠介绍,为保障有效转移安置,要提前规划避险转移路线,科学设置临时安置点位,组织群众迅速撤离;要及时调拨救灾物资,充分保障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要持续做好临时安置点、临时医院等重点部位立体巡防和治安管理,做好涉灾涉稳风险隐患排查,维护现场秩序;要落实医疗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心理咨询、保险理赔和就业务工服务等保障措施,合理解决群众诉求;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灾害风险防控意识,转移安置点位安排专人负责安全服务,防止擅自返回造成意外伤害。(记者 陈淋)
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首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法规——《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将正式实施。